找到相关内容1070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般若的两种论式----以龙树四句和智者四句为例

    状态(state):《中观》一书所呈现的是心智在最高的状态  中,如何以印度的因明,来看世俗的缺失中,自显第一义,  这就是最高的心智状态不是「如来藏」,或「阿赖耶识」,而  是依赖「一切知(智)」-...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 注1 :《中论?观四谛品》云「众因缘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为是  假名,亦是中道义。」此即台家空假中三所本。印顺法师  《中观论颂讲记》于此有严厉之...

    谢大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274037.html
  • 佛教心理学——“缘起模型”初探

    必须融通这三个层次。如果「生产性的意义的实现」指涉的是「俗」、「缘生性」,而「超越性的意义的实现」指涉的是「真谛」、「空性」,那么,「体验性的意义的实现」就是指涉「缘起性空」的「妙有」的真俗不二的第一义。   补注:2、佛教的心灵治疗技巧与佛教意义治疗学   佛教禅修的技巧曾被广泛的运用于心灵治疗,尼商纳(H. S. S. Nissanka)的 Buddhist Psychotheraphy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174065.html
  • 石头希迁大师参同契心要论

    人有利钝,而此并不妨其直指第一义。大师说:“承言须会宗,勿自立规矩。触目不会道,运足焉知路?进步非远近,迷隔山河固。谨白参玄人,光阴勿虚度。”所谓“承言须会宗.勿自立规矩。”就是说,禅宗离于文字之外...

    曾琦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778600.html
  • 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

    菩萨;不退转位的菩萨则在佛的摄化中,具足功德,能作难行苦行之事,而不以为难苦。   在个人的行持方面,龙树菩萨是远离戏论、深入实相第一义的智证者,他是布施身命的菩萨行者,又是往生极乐净土信佛念佛人...即“莲华藏世界”是诸佛真实报土。如《金刚仙论》卷四说:“此言净土者,正是诸佛依报真实智慧第一义土。此土以真如法性为体,即莲华藏世界。”(T25.827b)龙树菩萨认为,阿弥陀佛世界不如莲华藏世界,其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3879035.html
  • 雍正及其编著的佛教典籍

    公案,少或不依本分,任其口头滑利,即不与选焉”。   对於《正法眼藏》、《指月录》,其中的那些留存的“不了言句”,雍正认为“历代明眼善知识,非不知其为非第一义。或以祖父所遗,只得传为家珍。或因诸方...

    史原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41279275.html
  • 佛教电子英文术语

    毕竟不生 absolute realm 物外 absolute subtlety 绝待妙 absolute truth 真谛, 第一义 absolutely empty 毕竟空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32379842.html
  •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——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

    得证阿罗汉果。但人人都有开悟的机会,关键在于自己克服贪、嗔、痴三毒,勤修正道,体现中道第一义,既破常见(永恒主义),也破断见(虚无主义)。但不信佛并不是罪,佛教也没有禁令不许佛徒研究其他宗教传统教义...(a divine emptiness)。耶稣既有创造主的位格,自必了解自由和人的创造力是可能的“痛苦”(suffering)之泉源。这可以给佛教的苦添加另一面相。基督教也要重新考虑“不朽”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3780788.html
  •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(1)

    有三种差别。一举离相以明净心。二举不一不异以论法性。三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。虽复三种差别。总唯辨此净心体状也。第一明离相者。此心即是第一义真如心也。自性圆融体备大用。但是自觉圣智所知。非情量之能测也...圣理实同尔圆融。但圣人称理施作。所以皆成。凡夫情执乖旨。是故不得。问曰。圣人得理便应不见别相。何得以彼小事以包纳大法。答曰。若据第一义真如平等实无差别不妨。即寂缘起世谛不坏而有相别。问曰。若约真谛...

    慧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880942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心性思想研究

    是说,倘若阿难在听闻佛陀开示的时候,不能启用“直心”系统的话,那么就算是阿难能够亲闻佛陀的教示,也绝对不能自世尊的说法当中,掌握和明了第一义的佛法宗要,与此相反,假如有人误把方便的“直月之指”,当成...是阿难能够亲闻佛陀的教示,也绝对不能自世尊的说法当中,掌握和明了第一义的佛法宗要,与此相反,假如有人误把方便的“直月之指”,当成是真实不变的佛法“月体”,那么这位错用“直心”的听法现象,除了只有品尝...

    常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65881068.html
  • 刘述先:在举世视域下的宗教对话

    另一方面也排拒“虚无主义”(Nihilism),凡间宛然而有,故不落常见、断见双方,而倡“中道第一义”弘扬“真、俗双融”之旨。   就释教之破常见而言,似与一神教的信仰抵牾而不相容。但并不一定云云...创造主的位格,自必相识自由和人的创造力是可能的“痛楚”(suffering)之源头。这可以给释教的苦添加另一壁相。基督教也要重新思量“不朽”(immortality)题目,教徒分享复生之光,无私无我(...

    刘述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24781609.html